精选《论语》经典50句139句

孔子论语名言100句

1、孔子论语名言100句简短

(1)、巍巍乎!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。——《论语·泰伯》

(2)、(译文)知道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,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。

(3)、孔子语录: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。——《论语》

(4)、(所谓意念诚实,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,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-恶,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,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,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。)

(5)、孔子语录: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——《论语》

(6)、众恶之,必察焉;众好之,必察焉。——《论语》

(7)、(聪明好学,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,所以称他为“文”。)

(8)、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。——《论语·子路》

(9)、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——《论语·述而》(努力学习或工作,连吃饭都忘了,十分快乐而忘记了忧愁,没有感觉到老年将要到来。)

(10)、《诗》云:“桃之夭夭,其叶蓁蓁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人。”——摘孔子《大学》(《诗经》说:“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,这位姑娘出嫁了,能与婆家和睦相处。”)

(11)、(君子容易事奉,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。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,他是不会喜欢的;但他在用人上,却能做到量才使用。小人难以事奉,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。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,他是会喜欢的;但当他用人时,则会求全责备。)

(12)、人民的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,人民也会因你的忧愁而忧愁(人民便会和你一条心)。”

(13)、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《论语》--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,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,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。

(14)、(孔子语录)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--出自:孔子《论语》

(15)、(译文)了解自己,了解敌人,百战都不会失败。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,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。

(16)、中人以上,可以语上也;中人以下,不可以语上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,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;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,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。)

(17)、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;知者动,仁者静;知者乐,仁者寿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18)、诗三百篇,一言以蔽之,曰:“思无邪。”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19)、(向前看好象在前面,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。。。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,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,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。)

(20)、(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,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。)

2、《论语》经典50句

(1)、子曰:可与言而不与之言,失人;不可与言而与之言,失言,知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(作者:孔子)

(2)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3)、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《论语》--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,就会显得粗野,而文采胜过质朴,也会流于虚浮。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,才算得上是个君子。

(4)、不仁者,不可以久处约,不可以长处乐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5)、(译文)(孔子的弟子)有子说:“……一个有道德的君子,专心致力于最基础的工作。基础树立了

(6)、天地之性,人为贵。人之行,莫大于孝。——孔子《孝经》

(7)、子曰:“见义不为,无勇也。”(《论语·为政》)

(8)、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。(作者:孔子)

(9)、来的富贵,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(不去要,不理采)。”

(10)、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11)、(尊崇贤人,不重女色;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;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;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。这样的人,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,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。)

(12)、可与言而不与之言,失人;不可与言而与之言,失言。知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

(13)、不患无位,患所以立。不患莫已知,求为可知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,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。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,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。)

(14)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

(15)、君子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

(16)、(解析)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、教育家,提倡“有教无类”,创办私学,广招学生,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,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,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。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(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),同时还必须“学以致用”,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。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。他说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”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,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。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。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,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,在此基础上,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,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,培养出了德行、言语、政事、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。学而优则仕主要是学习的目的。

(17)、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,而众星共之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18)、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《论语》--默记所学的东西,坚持学习而不厌烦,教诲别人不知疲倦。

(19)、(译文)孟子说:“服从天道的生存,逆反天道的灭亡。”

(20)、· 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 —— 孔子语录

3、孔子论语名言100句及翻译

(1)、道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

(2)、(有人说:“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,行不行呢?”孔子说:“这样的话,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?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,以恩德报答恩德。”)

(3)、过也,人皆见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——《论语·子张》

(4)、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

(5)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6)、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——《论语·雍也》

(7)、“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”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8)、始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信其行。今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观其行。——孔子

(9)、(译文)孟子说:“(一个大丈夫)应住到天下最大的地方——'仁’里,站在天下最高的位置——

(10)、(孔子语录)执德不弘,信道不笃,焉能为有?焉能为亡? --出自:孔子《论语》

(11)、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——孔丘《论语》

(12)、孔子语录: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

(13)、仁远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——《论语·述而》

(14)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《论语》--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,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,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,也是很危险的。

(15)、(译文)孟子说:“一个贤明的君主,必须恭敬节俭,一切依礼来对待下面。从人民那里索取时,要

(16)、(解析)孔子是儒家创始人,他的思想核心是“仁”和“礼”。“仁”的主张是“仁者爱人”,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,反对苛政。孔子认为,要实现“爱人”,还要遵循“忠恕”之道,就是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的要求。“礼”的主张是“克己复礼”,就是说要克制自己,使自己符合“礼”要求,孔子追求的“礼”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,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“正名”的主张,就是校正等级秩序,达到贵贱有序。因此,本题选择A选项。

(17)、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的欲,不逾矩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,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,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,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,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,并能辨别是非真伪,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,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。)

(18)、孔子语录:子绝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——《论语》

(19)、(解析)“以和为贵”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。“君子和而不同”正是对“和”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。“和而不同”追求内在的和谐统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。“君子和而不同”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:就自身而言,高明的人总是与别人相协调,但并不盲目地重复或附和别人,因协调而不重复故能达成和谐;对他人而言,高明的人总是追求和谐,为此而包容差异,在丰富多彩中达成和谐。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,“和而不同”正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,也正是这种“求同存异”的包容性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。因此,本题选择D选项。

(20)、居上不宽,为礼不敬,临丧不哀。吾何以观之哉!

4、孔子语录论语

(1)、(译文)孔子说:“花言巧语足以败坏道德。小事情不会忍耐,便会坏了大事情。”

(2)、(译文)(孔子的弟子)子贡说:“我老师他老人家是靠温和、善良、恭敬、节俭、谦逊来取得人们信赖的。”

(3)、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4)、诗三百篇,一言以蔽之,曰:“思无邪。”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5)、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乎。——摘孔子《中庸》(爱好学习接近智慧,努力行善接近仁德,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。)

(6)、盖有不知而作者,我无是也。多闻,择其善者而从之;多见而识之。

(7)、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,希望喜欢!

(8)、不患人之不已知,患不知人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,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。)

(9)、孔子语录: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——《论语》

(10)、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,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,不敬,何以别乎?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11)、(《关罘这首诗,快乐而不过分,哀婉而不伤恸。)

(12)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则远怨矣。《论语》---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,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。

(13)、饭疏食,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14)、仁远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15)、天地之性,人为贵。人之行,莫大于孝。——孔子《孝经》

(16)、君子有诸已,而后求诸人。《大学》--自己有善德,才能要求别人行善。

(17)、孔子语录:仕则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
(18)、(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,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。)

(19)、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

(20)、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。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。可谓好学也已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5、孔子论语名言100句英语翻译

(1)、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——孔丘《论语》

(2)、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——孔丘《论语·卫灵公》

(3)、(译文)孔子说:“有益的朋友有三种,有害的朋友有三种。结交正直的朋友,诚信的朋友,知识广博的朋友,是有益的。结交谄媚逢迎的人,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,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,是有害的。”

(4)、子曰:“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小人反是。”(《论语·颜渊》)

(5)、(译文)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,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,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。

(6)、父在,观其志。父没,观其行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7)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——《论语》

(8)、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

(9)、 君子易事而难说(悦),说(悦)之不以道,不说(悦)也。

(10)、(译文)(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莒父县当地方官后,向老师请教为政之道时)孔子说:“不要贪图快,

(11)、(译文)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,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;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,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。

(12)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——孔丘

(13)、子曰:“君子周而不比,小从比而不周。”(《论语·为政》)

(14)、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——《论语》(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。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,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,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。)

(15)、(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,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。)

(16)、孟子对曰:“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……”

(17)、(译文)孔子说:“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。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。”

(18)、孔子语录: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。——《论语》

(19)、所谓诚其意者,毋自欺也,如恶恶臭,如好好色,此之谓自谦,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——摘孔子《大学》(所谓意念诚实,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,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,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,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,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。)

(20)、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

(1)、(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:年轻的时候,血气还没有固定,力戒贪恋女色;到了壮年时期,血气正旺盛,力戒逞强好斗;到了老年时期,血气已经衰弱,力戒贪得无厌。)

(2)、(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,亲近了,他们说你不庄重;疏远了,他们又会怨恨你。)

(3)、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,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,不敬,何以别乎?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4)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5)、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,则不达;见小利,则大事不成。

(6)、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

(7)、(爱好学习接近智慧,努力行善接近仁德,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。)

(8)、饭疏食,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9)、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10)、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,举一隅,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11)、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:友直(正直)、友谅(诚信)、友多闻(见多识广),益矣;友便辟(性情暴躁,惯走邪道)、友善柔(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)、友便佞(心怀鬼胎。谄媚),损矣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12)、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——《论语·颜渊》(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,推己及人,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。)

(13)、君子有九思:视思明,听思聪,色思温。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问,忿思难,见得思义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:看,要考虑是否清楚;听,要考虑是否明确;脸色,要考虑是否温和;容貌,要考虑是否恭敬;言语,要考虑是否忠实;做事,要考虑是否认真;疑惑,要考虑是否求教;愤怒,要考虑是否有后患;利益当前,要考虑是否该伸手。)

(14)、(译文)孔子说:“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,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,自己身行不正,虽然发号施令,在下者也不会服从。”

(15)、子曰: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(《论语·卫灵公》)

(16)、孔子语录:诵《诗》三百,授之以政,不达;使之四方,不能专对;虽多,亦奚以为?——《论语》

(17)、鸟兽不可与同群,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?天下有道,丘不与易也。——孔丘《论语》孔子的教育名言2法语之言,能无从乎?改之为贵。巽与之言,能无说乎?绎之为贵。说而不绎,从而不改,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

(18)、(译文)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做;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。

(19)、子曰:“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圬也,于予与何诛?”译文 :孔子说:“朽木没办法雕琢成器,粪土做成的墙壁不能去掉污秽,我能把他怎样?”

(20)、(译文)孔子说:“君子胸怀宽阔坦荡,小人永远局促忧愁。”

(1)、在路边听闻到一点消息,也不加考证,就到处传播,这是有德之人所不取的。

(2)、(孔子语录)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--出自:孔子《论语》

(3)、关雎,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4)、关雎,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(5)、孔子曰:“君子有三戒: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;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”——孔丘《论语.季氏》

(6)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——孔丘

(7)、(译文)(孔子的弟子宰予犯了错误)孔子说:“以前我听到别人说的话,便相信他的行为;今天我对别人说的话,不但要听,还要考察他的行为,才能相信。”

(8)、孔子语录:鸟之将死,其鸣也哀;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。——《论语》

(9)、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——《论语·子罕》

(10)、里仁为美,择不处仁,焉得知?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,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,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?)

(11)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——孔丘

(12)、(默记所学的东西,坚持学习而不厌烦,教诲别人不知疲倦。)

(13)、孝弟(tì悌)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。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

(14)、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——《论语·子路》

(15)、富润屋,德润身,心广体胖,故君子必诚其意。《大学》--财富可以修饰房屋,道德可以修饰身心,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,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。

(16)、(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,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,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,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,这是最下等的人。)

(17)、本文来源于百分网(http://www.ohcom/),转载请保留此标记,谢谢!

(18)、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?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,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?)

(19)、“色难。有事,弟子服其劳,有酒食,先生馔,曾是以为孝乎?”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
发布于 2023-08-03
收藏
分享
海报
上一篇:精选老师辛苦了短句二年级104句 下一篇:没有了
目录